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73(1 / 2)

“过去的事就过去了,翻过那一页,可别在嫂子面前重提了。”

“来,我们敬嫂子一杯。”

众人齐刷刷地举起酒杯,依照中国人传统的方式一饮而尽。

她没有推敲、追问。

但好似已经知晓那个答案,明白他哪怕忤逆自己的本心,变得急于求成的原因所在了。

从饭桌上起身离开,她走向他:“是想早些回国么?”

他既没有说“是”,也没有说“不是”。

“不后悔么?”

“创业中途舍弃了你最看重的一批朋友们,结果你回国那会,我应该已经在筹办婚礼了。”这话多半有些现实、残忍。

纵使他放弃与他们的共同创业,变卖了他的科技专利,急忙急促地赶回国内。

一切也已经面目全非了。

温宁:“你可以怪我。”

“为什么怪你?”

过去的创伤、缺口好似因为这一趟的同行得到了他意想不到的弥补,无数次在脑海中设想本该出现的场景,也已经在哈佛的红楼前的草坪得以实现,如愿以偿的男人把过去的罪责通通归向自己:“只不过因为我还是回去得太晚了。”

……

江城,私人医院。

没人怀有回家的心思,飞机抵达的下一站,是周母所在的医院。

“妈妈。”

李澈扑进温宁的怀里,温宁这下子才有了真实的触感,可自己怀中善良和正义的小孩,却一度被网络文化断章取义、扭曲成性。

视频几经转载,尽管背影已经不能更虚化了,这仍是对她孩子巨大的不公。

李澈却表现得像个没事人:“奶奶已经睡着了。”

周寅初安排管家将行李送回家,这才稍作耽搁,紧随其后地到来:“这里没有别的看护么,怎么需要你一个小孩?”

温宁生怕周寅初说话的语气太冲:“你周叔叔是不想要你一个小朋友太辛苦。”

“澈澈,你怎么这个点还没走?”

李澈抿了抿唇,说,“我和小洋姐姐打过招呼了,等她拉上店门,就过来寻我。”

温宁心中更是生出无端的心疼来:“这都快九点了,小洋还没有关门?”

“妈妈,你别说她,小洋姐姐认为你现在和周叔叔在一起,周叔叔是很有钱的人,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的钱,就会变得没有底气。”

李澈低着头,于心不忍这么些天来小洋日日吃苦,于是他这一次自作主张,没有继续替小杨姐姐保守她的秘密:“她说要给你多挣点。”

小洋姗姗来迟。

医院的楼下,多了位停车困难的年轻女性。

“小洋,这些礼物原本都是你的,但我现在不确定要不要送给你了。”

温宁嘴上说着生气的话,视线却又落在这辆车的后备箱,想着能不能容下她的这些礼物。

她最后还是苦口婆心地讲:“你要明白一个道理,你的身体永远比金钱更重要,能理解吗?”

小洋再三保证:“好,我以后早点关门。”

温宁却不信她的口头承诺:“我既然回来了,那就由我来收店门。”

“那这些礼物?”小洋这一刻格外满足,原以为宁姐组建了自己新的小家庭,再也顾不上自己,可见,自己在宁宁姐心中,仍是独一无二的。

温宁将其中一个没有经过托运,而是生怕折坏了外面的牛皮纸袋,这是件一直拿在身边的衣服:“还是送给你的,觉得很青春洋溢,应该很适合你。”

“宁姐,这个应该也很贵吧,我见过这个牌子的,”小洋又是欣喜,又是心疼,“而且,你花的还是美刀。”

温宁动容:“活呢,你倒是样样抢着干;钱,又要替我省着。”

“小洋,我宁可你学着自私一点。”

小洋摇头,在医院空旷的楼下,总觉得周寅初随时都有可能出现,她素来不知道怎么应付宁姐的现任丈夫,二话不说,当即把澈澈带走了。

人心就是这样的,被爱总会受到新的滋养,回过头来看小洋的背影,也比初见时阳光开朗许多。

这都是大半夜了。

没想到医院的单间还会迎来一阵争吵。

“你留在美国不就得了?”周母出言不善,口气嫌恶,“干嘛非要赶回来,我记得你读的学科也和医学不相干。”

她摆摆手,似要赶人:“这里暂且用不着你。”

“这是又要睡了?”

“挂盐水累了,人眯会,”周母却自己撑着坐起来,“还不至于和八、九十一样的人到这个点就睡。”

“还有,周寅初,我提醒你一点,我的事不需要你插手。”

“正好我也没有这个打算。”分明准备了几个公关方案的周寅初此刻却矢口否认。

维持着自己在亲妈面前既定的脸面。

“别以为在这波互联网浪潮下,我就会自愧不如,败给那群年轻人,要是有人敢在我头上动土——”周母的口气仍然不小,以几斤傲然的、睥睨天下的气势。

“您不服老,您也能演妲己。”

周母直接急眼,要不是手上还埋着针头,估计已经跳起来骂人了。

她声声斥责:“周寅初,你现在也好歹是成家立业的人了,有没有想过你的一些言行会给孩子造成多么负面的影响?”

“我这言行举止,多亏了您的言传身教。”

“不着急,反正最近疗养院边上的别墅我也不会回去,没人敢打扰我的清净。”

反正,周母势必就是不想要周寅初插手她的私事,以及引起的风波,她强度强硬:“等我做了手术,自然会督促我的律师尽快解决。”

“这里目前还不需要你。”

她之所以不想将网络发酵的事推诿在儿子身上,不是因为她独立自主惯了,而是自认为儿子不仪仗她的资源过活,她也没有必要勉强让儿子替自己解决这样的祸端。

“动手术,也不要我来?”

“你完全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工作时间来安排,”周母秉承着公事公办的语气,好似年迈仍旧对亲情毫无需求的老人,“我不希望我的事情会影响你们的生活。”

“阿姨,明早要抽血吗?”

“能吃早饭吗?”

温宁从门外冒了出来,她见缝插针,想平息这屋内浓浓的火焰味:“要不,尝尝我做的小馄饨?”

“我不想麻烦你们中的任何人。”

温宁委婉:“阿姨,有的时候您能接受我们晚辈的好意,也谈不上什么孝心,我和阿寅也很高兴啊。”

“那你来吧。”

周母原来也是“吃软不吃硬”。

对资历、辈分还是颇为看重的。

温宁也不知晓周寅初继续留在这里还会制造出怎样的事端,连连拉走,“阿寅,走吧,我们别打搅你妈妈睡觉。”

手术就在三天后。

回国后的周寅初自然忙得晕头转向,积压已久的文件,均等着他的审核。

而至于周母相关的事宜,他并没有索性袖手旁观,也没有立即急躁地推行他的公关执行方案。

他们共同站在周老太太的手术室外。

但她似乎低估了这位老太太的独立水准,她连手术同意书也不需要别人的过目,要求自己签署。

积极治疗是他们认为对她最好的选择,可一开始并非是老太太愿意接受的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